防微杜渐的意思:
防微杜渐是指在错误、坏事或不良风气刚刚露出苗头时就及时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下去。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在问题初期就进行预防和干预,以防事态扩大,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成语出处:
该成语最早出自于晋代韦謏的《启谏冉闵》,其中有“清诛屏降胡,以单于之号以防微杜渐”的表述。另外,《后汉书·丁鸿传》中也有“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的记载。
成语用法:
防微杜渐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含有褒义。它常用来形容对于即将发生或已经有了迹象的危险进行防备。
近义词:
防微杜渐的近义词包括防患未然、未雨绸缪、以防万一、防萌杜渐等。
反义词:
反义词有养痈遗患等。
成语故事:
东汉时期,窦太后亲临朝政,其兄窦宪掌握大权,导致政局混乱,官员们纷纷逢迎巴结,窦氏家族横行乡里,鱼肉百姓。丁鸿在此背景下上书,强调如果皇帝能够亲自过问政事,杜绝一切不良苗头,那么国家就能消除祸患,人民就能得到幸福安康。
通过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看到防微杜渐这个成语的重要性在于它强调了在问题初期就进行预防和干预的重要性,以避免事态的扩大和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