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爱的诗句,中国古代文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表达,以下是精选的代表性作品及解读:
一、传统经典之作
《燕诗示刘叟》白居易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以青虫与黄口鸟的比喻,表达对年迈父母的怜惜与赡养之责。
《渡辽水》王建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通过夸张手法,刻画出对远行儿子的担忧与不舍。
《行路难》贯休
“父归坟兮未朝夕,已分黄金争田宅。”悲愤交织,揭露封建礼教下对父权的践踏。
二、亲情寄寓诗篇
《赠卫八处士》杜甫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以日常细节展现父子间的深厚情谊。
《观村童戏溪上》陆游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功名。”体现农耕社会父教子、子承父业的传统。
《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吾儿虽憨素业存,颇能伴翁饱菜根。”以质朴语言表达对儿子成长的欣慰与期望。
三、哲理与情感交融
《孝经·圣至章》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强调父爱在品德传承中的核心地位。
《与小女》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以趣味盎然的笔触描绘父女情深。
四、时空跨度经典
《赠王将军》贾岛
“父子同时捷,君王画阵看。”通过战场意象,赞颂父子同仇敌忾的豪迈气概。
《宗武生日》杜甫
“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以临终嘱托形式,寄托对儿子的教育理念。
这些诗句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父爱的多重维度:既有对子女的慈爱与教诲,也包含对传统伦理的坚守与反思。通过这些经典之作,可窥见中国古代社会对父权文化的复杂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