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旦的由来与“元”和“旦”两个字有关。其中,“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因此,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或“阳历年”。
在中国古代,元旦最早指的是夏历(农历或阴历)正月初一。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人萧子云的《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此外,颛顼帝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因此人们也将元旦与农历正月初一联系起来。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采用公历纪年,将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而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这就是今天元旦的名称和日期的由来。
综上所述,元旦之所以称为元旦,是因为它标志着一年的开始,具有“元”(开始)和“旦”(天明)的含义。元旦不仅是公历新年的第一天,也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