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标点的格式如下:
句号 (。):
用于陈述句的结尾,占一格,写在格子的左下方。
问号 (?):
用于疑问句的末尾,占一格,写在格子的左方。
感叹号 (!):
用于感叹句的末尾,占一格,写在格子左方。也可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和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逗号 (,):
用于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停顿,占一格,写在格子的左下方。
顿号 (、):
用于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占一格,写在格子的左下方。
冒号 (:):
用于引出解释、说明、具体内容等,占一格,写在格子的左下方。
引号 (“”‘’):
上引号写在格子的右上角,下引号写在格子的左上角,各占一格。书名号前一半写在格子的右半格,后一半写在格子的左半格,各占一格。
括号 (()[]{}):
括号内的内容要写在括号内,括号外不需要加标点符号,占一格。
书名号 (《》):
书名号用于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等的符号,占一格,写在格子的右半格或左半格。
分号 (;):
用于分隔存在一定关系(并列、转折、承接、因果等,通常以并列关系居多)的两句分句,占一格,写在格子的左下方。
破折号 (—):
用于表示语意递进、转折、解释、插入、补充、说明等,占两格,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或末尾,但不可以把一个符号分成两段。
省略号 (...):
用于表示省略号,占两格,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或末尾,但不可以把一个符号分成两段。
连接号 (-):
用于连接号与数字、日期、时间等,占一格,写在行次中间。
间隔号 (·):
用于分隔文章中的段落或层次,占一格,写在行次中间。
着重号 (·):
用于强调某个字或词,标在字的下边。
专名号 (〈〉):
用于标明人名、地名、机构名等,标在字的下边。
建议在小学阶段,学生要多加练习,熟练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正确书写位置和用法,以提高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