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谔在其著作《生命是什么》中提出了 生命以负熵为生的观点。他认为,生命体通过从环境中获取负熵,即排除混乱和无序的能量,来维持自身的稳定和有序。薛定谔将这一概念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相结合,指出自然界总体上趋向于从有序到无序,即熵增,而生命则通过不断抵消这种熵增,保持一种低熵水平。
薛定谔还提出了一些其他有趣的观点,例如:
基因作为非周期性晶体:
他认为基因是一种非周期性的晶体或固体,能够存储遗传信息。
量子跃迁与突变:
突变是基因分子中的量子跃迁引起的,这种跃迁能够产生新的遗传变异。
染色体作为遗传密码本:
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类似于一个密码本,存储着生物体的遗传指令。
生命体的稳定性:
生物体的结构必须足够庞大,才能呈现出宏观的有序特征,单个原子无法构成生命体。
这些观点不仅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也为理解生命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被认为是现代生物学和物理学交叉领域的里程碑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