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偏听偏信的事例和名言名句?

时间:2025-03-26 03:28:57 忧伤文案

关于偏听偏信的事例和名言名句如下:

事例

唐太宗与魏征:唐太宗李世民任命魏征为宰相,询问他如何成为贤明皇帝。魏征回答说,尧舜善于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因此贤明并能保住天下;而秦二世、梁武帝和隋炀帝偏听偏信,不去了解真实情况,最终导致亡国。唐太宗认为魏征说得有理,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秦二世与赵高:秦二世时期,赵高故意将一头鹿说成是马,秦二世偏听偏信,相信了赵高的话,而不是群臣中一半说是鹿、一半说是马的真实情况。这一事件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宋徽宗与蔡京:宋徽宗宠信蔡京,无论蔡京如何打击异己、排斥忠良、窃弄权柄,宋徽宗总是宠信有加,不以为疑。这种偏听偏信的做法最终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名言名句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广泛地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能明白事情的真相,做出正确的判断;只听信一方面的意见就会不了解真相,得出错误的结论。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魏征劝谏唐太宗时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利欲未尽害心,意见乃害心之蟊贼:这句话出自孟轲《孟子·离娄上》,意思是过度的欲望会伤害心灵,而意见则是伤害心灵的毒虫。它告诫人们要谨慎对待他人的意见,避免偏听偏信。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如果整天聚在一起不说正经话,只做一些小恩小惠的事情,是很难有所作为的。这也间接提醒人们要广泛听取意见,不要只听信一面之词。

这些事例和名言名句都强调了偏听偏信的危害,以及兼听则明的智慧。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