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768—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是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以下是其生平和名句的综合介绍:
一、生平经历
早年经历
三岁丧父,由兄长韩会抚养长大。19岁中进士,但此后连续三次科举失败,直至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考试才中第。
政治生涯
- 元和十二年(817年)因平定淮西叛乱有功,任刑部侍郎。
- 元和十四年(819年)因上谏宪宗迎佛骨入大内,被贬潮州刺史,后迁袁州、回朝任国子祭酒、吏部侍郎等职。
- 政治上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
文学成就
- 主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载道”,反对骈俪文风,与柳宗元共同推动中唐文风变革。
- 代表作包括《师说》《进学解》《马说》《原道》等,被苏轼评为“文起八代之衰”。
二、名句精选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以细腻笔触描绘早春景色,展现春意朦胧之美。
-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被后世誉为“绝妙之句”,成为描写春季的经典范本。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表达被贬谪的愤懑与为政执着的信念。
《师说》
-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阐述教师的核心职责,奠定后世教育理念。
-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打破传统师生观,强调共同学习的重要性。
《进学解》
-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倡导勤奋与思考,反对玩乐与盲从。
《马说》
-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以马喻才,强调发现与赏识人才的重要性。
三、历史地位
韩愈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学创作和哲学思想对宋代及后世影响深远。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称其“文起八代之衰”,足见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