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情节概括
《赵氏孤儿》是一部描绘春秋时期晋国赵家遭遇屠岸贾陷害,仅存一孤儿,后由程婴和公孙杵臼抚养成人,并最终复仇的故事。
主要情节
陷害与幸存:
晋国权臣屠岸贾因嫉妒赵盾,陷害赵家,导致赵盾一家三百多人被杀,仅赵盾的孙子赵武(赵氏孤儿)幸存。
保护孤儿:
赵氏孤儿的母亲,晋国公主,为保护家族血脉,托付草泽医生程婴将孤儿带走,并自缢。程婴将孤儿藏于药箱中,试图带出宫门,但遇到屠岸贾的部下韩厥,韩厥放走了他们。
替代与牺牲:
为保全赵氏孤儿,程婴与退休老臣公孙杵臼商定,用自己的孩子替代赵氏孤儿。公孙杵臼假装被屠岸贾杀死,程婴忍辱负重抚养赵氏孤儿。
复仇:
二十年后,赵氏孤儿长大成人,得知真相后,杀死屠岸贾,为家族复仇,恢复了赵家的荣耀。
历史背景
《赵氏孤儿》的故事最早见于《左传》,后成为元杂剧的经典剧目。剧中人物和情节虽有艺术加工,但基本保持历史事件的框架。
文化影响
《赵氏孤儿》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故事也被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话剧等艺术形式,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