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文基本结构
封面 包含标题、作者姓名、学号、指导教师、院系、提交日期等信息,需符合学校规范。
摘要
- 内容: 概括研究目的、方法、主要结果及结论,需独立成文,避免引用正文内容。 - 字数
关键词 列出3-5个反映论文核心主题的词句,便于文献检索。
目录
自动生成或手动编写,标注各章节标题及页码,方便读者导航。
二、核心内容撰写
引言(绪论)
- 介绍研究背景、相关文献综述、研究问题及意义,明确研究目标。
- 模板示例:
> 随着[问题]的日益严重,[现有研究]已不能满足需求,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方法]探讨[研究问题]。
文献综述
梳理领域内相关研究成果,指出研究空白,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方法(Methodology)
详细描述研究设计、样本选择、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确保可重复性。
结果(Results)
客观呈现数据,使用图表、公式等辅助说明,避免主观解释。
讨论(Discussion)
解读结果,与已有研究对比,分析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结论(Conclusion)
总结核心发现,提出建议或未来研究方向,避免引入新信息。
三、格式规范
字体与排版: 正文:宋体、五号字,1.5倍行距; 标题:黑体、四号字,居中或左上角; 注释:脚注形式,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页码与引用
每页底部标注页码,引用文献按APA、MLA等格式排列。
附录:
可包含调研问卷、访谈记录等补充材料。
四、注意事项
逻辑性与连贯性:
各部分需紧密关联,避免跳跃性思维。
避免常见问题:
- 不要在摘要中包含结论性语句;
- 避免使用模糊术语,确保非专业读者可理解。
模板选择:
可参考学校提供的模板,或通过学术平台(如知网、万方)获取标准格式。
通过以上结构与规范,可系统化撰写学术论文,提升论文质量和学术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