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望杜甫全文赏析?

时间:2025-03-26 23:09:46 说说文案

《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七律,全诗如下: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起联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诗人以问句开篇,点明了寻找丞相祠堂的地点,同时在“锦官城外柏森森”中,以“柏森森”形容祠堂外幽静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和对历史的缅怀之情。

颔联: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通过“碧草”和“黄鹂”两个特写镜头,描绘了祠堂内的春色和生机,但“自”和“空”两字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伤感,暗示了诸葛亮的英灵虽在,但祠堂却无人问津,显得冷清而寂寥。

颈联: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两句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才智和忠诚,特别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一句,表达了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突出了诸葛亮的智慧和重要性。而“两朝开济老臣心”则强调了诸葛亮在刘备和刘禅两代皇帝时期的忠诚和贡献。

尾联: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两句是整首诗的结尾,也是情感的高潮。诗人通过“出师未捷身先死”一句,表达了对诸葛亮未能完成统一大业的惋惜,同时“长使英雄泪满襟”则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对历史悲剧的感慨,使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悲凉。

艺术特色

情景交融:诗人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的结合,使全诗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结构严谨:诗的结构起承转合自然,层次分明,波澜起伏。

炼字琢句:诗人善于炼字琢句,如“自”和“空”两字的使用,既含蓄又富有深意。

音调和谐:全诗音调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余味无穷。

总的来说,《蜀相》是杜甫的一首佳作,通过对诸葛亮祠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和对历史悲剧的感慨,展现了杜甫作为“诗圣”的深厚情感和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