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名言名句经典及注解?

时间:2025-03-27 14:05:20 励志文案

王阳明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的心学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一些王阳明的名言名句及其经典注解: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释义:

认知是行动的开端,行动是认知的完成。说明了知与行是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的,有了认知才会有行动,而行动又能让认知得以实现和深化。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释义:

对道理认识得真切、深刻、扎实的程度,就是行动的体现;而在行动中能做到明白、警觉、精细、明察的地步,那就是认知的提升。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

释义:

良知是天地万物生成变化的根源和主宰。它能生出天地,成就鬼神和帝王,是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

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

释义:

人内心的那一点良知,是自己判断是非的标准。在每一个意念产生的时候,良知都能清楚地知道是对是错,没有任何能瞒过它的。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

释义:

立志并下功夫去践行,就像种树一样。刚开始只有根和芽,还没有树干;有了树干之后,还没有树枝;有了树枝才会有叶子,有了叶子之后才会开花结果。

夫学、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

释义:

学习、询问、思考、辨析、行动,都是为了学习。没有只学习而不行动的。就像说学习孝道,就必须亲自去服侍奉养父母,践行孝道,这样才能叫做学习孝道。

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释义:

众多的圣人都如同过眼云烟,而内心的良知才是我们真正的老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追寻各种权威、名人的观点和行为模式,希望从中获取指引。然而,王阳明却告诉我们,真正可靠的是我们内心深处的良知。良知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它能在我们面对各种选择和困境时,为我们指明正确的方向。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释义:

志向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王阳明强调,一个人如果没有明确的志向,那么在这个世界上就不可能成就任何大事。志向就如同灯塔,为我们的人生之舟指引方向。有了志向,我们才有了奋斗的目标和动力。

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释义:

谦虚是一种美德,它能让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学习和进步。王阳明认为,一个人应该使自己的内心保持谦虚,不自满,同时要有宽广的胸怀,能够容纳他人。在人际交往中,谦虚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释义:

我一生光明磊落,无愧于心,没有什么遗憾了,需要什么言语呢。这句名言语出王阳明,是他的临终遗言。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固有的道德准则和智慧源泉,只需听从自己的内心,便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他强调,内心的光明和坦荡比任何言语都更为重要。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释义:

“此心不动”是指内心的定力和稳定性,即在面对各种外界刺激和诱惑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不动摇。这种定力来自于对自我内在价值和目标的清晰认识和坚定信念。而“随机而动”则是指在这种内心定力的基础上,能够根据外界环境和情况的变化,灵活地做出相应的行动和决策。这种行动和决策是基于对当前局势的准确判断和对未来发展的合理预测,而不是盲目地跟随他人的意见或被情绪所左右。

格物致知,灭除轻傲

释义:

通过深入研究事物的本质,获得真正的知识,并在此过程中消除自身的轻浮和傲慢。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释义:

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必须从事物的本质入手。只有通过深入了解事物的规律和根源,才能获得深刻的认知。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释义:

战胜外部的敌人相对容易,而克服内心的障碍却极其困难。内心的欲望、嫉妒、懒惰等心理因素,才是最难以战胜的敌人。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释义:

知识如果不付诸实践,那就只是空洞的理解,并没有真正的价值。只有通过行动,知识才能转化为实际的能力。

心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