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专生与学校之间的纠纷,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和相应的处理方式:
学籍注销后的费用问题
如果学生在学籍已注销后,学校仍收取费用,并且未明确告知学生毕业后不能获得相应文凭,学校可能因管理上的过错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补偿。
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高职院校与学生之间存在行政法律关系,即学校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主体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形成的法律关系。
同时,高职院校与学生之间也存在民事法律关系,即基于民事法律规范调整而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
纠纷原因分析
管理理念未与时俱进,不适当地扩大学校规章制度的适用范围。
管理程序不正当。
高职院校的自主权缺乏社会监督。
责任归属
如果学生自己摔断且非学校特殊原因造成,学校无责。
如果学生在校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应承担责任,除非能证明已尽到教育、管理职责。
法律依据
《侵权责任法》规定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教育机构受到损害时的责任归属问题。
学生因不服处分起诉学校可能涉及行政法问题,也可能涉及民事问题。
纠纷处理方式
协商:对于轻微纠纷,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方式解决。
调解:通过第三方介入协助解决纠纷。
诉讼:当协商和调解无法解决纠纷时,学生可以寻求法律途径,将学校告上法庭。
在处理学校纠纷时,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纠纷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