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研究是指 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基础,以跨学科综合性知识为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一门课程。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研究性学习: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增强问题意识,初步学习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精神。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社区和社会的体验性、服务性或公益性的实践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目标是让学生走进社区,理解社会,获得直接经验,形成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参与社区活动,践行社会服务,适应社会生活,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形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劳动与技术教育:
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以操作学习、设计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活动。
信息技术教育: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学习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具有严密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各种经验、社会实践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研究与实践的形式对各类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它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合作精与和综合实践的能力。
建议教育工作者在实施综合实践课程时,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