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小学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课程:
儒家经典
《论语》和 《孝经》是必修课程,老师会不断讲解“忠”“孝”的含义及古代经典故事,强调臣子要忠君,儿子要孝顺父母。
其他儒经教材还包括《诗》、《书》、《礼》、《易》、《春秋》、《毛诗》等。
历史教材
官方认定的史学教材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
道教经典
由于唐朝皇室崇尚道教,老师可能会教授《周易》、《老子》、《庄子》等课程。
基本技能
学生还会学习诗词、书法、算术等基本技能。
童蒙读物
唐代李翰的《蒙求》是一部重要的童蒙教育书籍,用于教授幼童基本知识和道德规范。
这些课程全部在小学完成,小学教育既有官学也有私学,形式较为多样化。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读写技能、儒家思想以及历史知识,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