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出自《东坡题跋》,是苏轼的一篇议论文。它通过讲述牧童指出戴嵩画牛的错误,引出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苏轼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这篇文章以牧童和杜处士的对话为引子,通过对比牧童的直观感受和杜处士的深刻理解,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故事背景发生在蜀中,杜处士是一位热爱书画的收藏家,他非常珍视一幅戴嵩的画作。有一天,一位牧童看到这幅画后,指出了画中的错误:牛在争斗时,尾巴应该是夹在两条后腿中间,而不是摇着尾巴。杜处士听后,不仅接受了牧童的正确观点,还引用了古语“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来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这句话的意思是,耕种的事情应该去问种庄稼的农民,纺织的事情应该去问纺纱织布的婢女,比喻做事应该请教有经验的人。
这个故事不仅揭示了实践出真知的真理,还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要因事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