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涉里路不落言筌”的意思是 不局限于言辞的表面意思,而有言外之意。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外物》,原文是“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在这里,“言筌”指的是解释说明,而“不涉里路”则是指不局限于表面的言辞,意在表达更深层次的意境和情感。这个成语强调在表达时不应拘泥于文字,而应追求言外之意,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和理解余地。
在文学和艺术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那些意境深远、含蓄隽永的作品,它们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丰富的内涵,使读者在品味中能够感受到更深层次的意义和美感。例如,宋·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提到:“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这里的“不涉理路,不落言筌”就是用来形容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即不过分依赖书本知识,不局限于逻辑推理,而是通过诗歌本身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