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言筌”和“不落言诠”是两个成语,它们在中文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不落言筌
含义: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这里的“言筌”指的是解释说明或文字表达,就像捕鱼的竹器一样,是用来捕捉鱼的,而“不落言筌”则是指不局限于文字的直接表达,追求一种更为自然、流畅的表达方式。
出处: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到:“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
不落言诠
含义:不局限于言辞的表面意思,而有言外之意。这里的“言诠”指的是言辞的解释或表达,而“不落言诠”则是指表达方式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有更深层的含义或寓意。
出处: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同样提到:“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总结:
“不落言筌”强调的是在语言运用上达到自然、流畅,不留下刻意的痕迹,追求一种超越文字表面的表达方式。
“不落言诠”则强调在表达上不仅仅停留在表面意思,而是有更深层的寓意或情感,追求一种言外之意的效果。
这两个成语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在文学创作中追求的高超境界,即通过语言的巧妙运用,传达出更为丰富、深刻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