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

时间:2025-03-23 17:33:03 忧伤文案

传统文化中关于修身和品德的名言非常丰富,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只有美貌而缺乏修养的人是不值得赞美的。——培根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李叔同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不怨天,不由人。——《论语"宪问》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仁者爱人。——《论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克己复礼为仁。——《中庸》

知耻而后勇。——《论语》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第33章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第44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第58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64章

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形势解》

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3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2.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33.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34.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35.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36. 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管子"牧民》

37.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38.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39. 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

40.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41. 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贾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