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识包括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礼仪内容:
称谓礼仪
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要用标准称呼,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不给他人取绰号、说花名。
问候礼仪
早起后向父母、长辈问早上好。
睡觉前祝父母、长辈晚安。
过生日时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过节时祝父母、长辈节日愉快。
外出时祝父母、长辈一路平安。
归来时说“爸爸(妈妈)回来啦”。
就餐礼仪
吃饭前帮父母、长辈做放置碗筷、搬放凳子等力所能及的事情。
吃饭时让长辈先入座,等长辈先开始吃才拿起碗筷。
吃饭时不狼吞虎咽,不无故讲话,不随意走动,菜渣残骨不要乱扔。
若长辈给自己添饭夹菜,要说谢谢。
吃饭后帮助父母收洗碗筷、抹餐桌凳等。
穿着礼仪
仪表整洁大方,着装朴素得体,不穿奇装异服。
女同学提倡理短发,不烫发;男同学理发理学生头,不留长发,不理分头。
不化妆,不佩戴饰物,不穿中高跟皮鞋,不穿背心和拖鞋进学校。
尊师礼仪
见到师长,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回家说再见。
进出校门、上下楼梯时遇见老师,应让老师先行。
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离开时应向老师说“再见”。
发现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地指出。
课堂上发言要先举手,回答问题要起立。
同学交往礼仪
同学之间使用礼貌用语,不给同学取绰号。
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不在同学面前说长论短,注重团结。
胸怀宽广,不因一点小事和同学争吵。
讲究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办到。
待客做客礼仪
客人来访,事先有准备,把房间收拾整洁。
吃饭时,主动邀请客人一起用餐。
送客送到门外,并欢迎客人下次再来。
去亲友家做客仪表整洁。
在亲友家谈吐举止文明。
不经主人允许,不随意动用主人家里的东西。
升旗礼仪
升旗时要立正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唱国歌时要严肃,声音要洪亮。
认真听国旗下讲话。
体态礼仪
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双臂自然摆动。
坐姿要正确,挺直腰板,双脚平放。
与人交谈时要目视对方,保持微笑。
上下楼靠右走,出入教室、办公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其他礼仪
课堂上应独立完成作业,不随便离位走动,不吃东西。
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
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应先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
在老师办公室讲话声音要适度,不要影响到其他老师办公。
离开老师办公室的时候,也应先向老师询问:“我可以走了吗?”经老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关门要轻。
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
这些礼仪常识有助于小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尊重他人、关心集体、遵守纪律的良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