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日积月累及文言文注释如下:
一、古诗部分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注释
緌:蝉的触须(形似帽缨);
流响:连续鸣叫;
疏桐:稀疏的梧桐树。 - 译文:蝉以触须吸露,声音从梧桐间传出,因其居高而远,非借秋风之力。2. 《乞巧》(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 注释:
碧霄:青天;
牵牛织女:神话人物,象征爱情。 - 译文:七夕夜观星象,想象牛郎织女相会,家家穿针乞巧,红丝贯穿如长河。 二、日积月累部分
《劝学》(陶渊明)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 注释
:
寸阴:极短的时间;
金缕衣:贵重的丝织品,喻指光阴。 - 译文:不要整日虚度光阴,应珍惜每一刻;青春易逝,晨光难再。2. 《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注释 九州同:国家统一; 王师:南宋军队。 - 译文
《题临安邸》(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注释:
临安:南宋都城(杭州);
津州:北宋都城(开封)。- 译文:西湖边楼台重重,歌舞升平何时停止?暖风让游人沉醉,竟把杭州当作了汴州。 四、主题归纳
自然与人生:《蝉》通过蝉鸣表达高洁品格,《乞巧》展现七夕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时间与珍惜:多篇诗词强调光阴易逝,如陶渊明、岳飞、陆游的诗句。- 爱国情怀:《示儿》流露陆游对国家统一的执着信念。以上内容综合自教材及权威资料,建议结合注释与译文理解诗意,同时注意古诗文的语境与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