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作为清代讽刺小说的经典之作,其语言艺术以讽刺幽默见长,同时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以下是书中经典句子的摘抄及赏析:
一、功名利禄的虚幻性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这是《儒林外史》的开场白,以杜甫诗句改编,道出了科举制度下人们对功名的执念。范进中举前后的对比,更凸显了“名缰利锁”的悲剧性。
"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唔信一世裤穿窿。"
通过对比老年权贵与年轻穷困者的命运,讽刺了世态炎凉。少年周进虽家境贫寒,却最终中举,反衬出科举的功利本质。
二、人物性格的典型刻画
"范进中举前:'周学道看在心里,封门进去。读后感·出来放头牌的时节,坐在上面,只见那穿麻布的童生上来交卷,那衣眼因是朽烂了,在号里又扯破了几块。'"
生动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的心理落差,通过细节展现其穷困潦倒与科举改变命运的戏剧性。
"严贡生:'我哥哥是天下第一富翁!'赵氏:'你哥哥是天上的文曲星!'"
通过夸张对话揭示严贡生的狂妄与荒诞,展现其贪酷性格。
三、社会现实的批判
"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
批判科举制度对文人创造力的束缚,讽刺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官僚作风。
四、哲理性的人生观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古往今来,那一个是看得破的?"
以地理变迁隐喻人事无常,表达对功名永恒性的怀疑,蕴含佛教禅宗思想。
五、优美环境描写
"秦老八十多岁,须鬓皓然,手扶拄杖。湖边山上,青一块,紫一块,绿一块,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
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意境,反衬人物内心的波动。
以上句子均出自《儒林外史》,涵盖主题思想、人物塑造、社会批判等多方面,体现了吴敬梓通过讽刺手法揭示人性与社会问题的艺术成就。阅读时建议结合具体情节理解,可辅助分析相关人物行为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