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的故事》有多个版本,内容概括如下:
格林童话中的蛤蟆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孩,她的妈妈每天下午给她一小碗牛奶和一些面包,让她端着食物坐在院子里。每当她开始吃的时候,就有一只蛤蟆从一个墙洞里爬出来,把它的小脑袋伸进盘子里同她一起吃。孩子很高兴这样,只要她端着小盘子坐在那儿的时候,蛤蟆没同时出来,她就会高声唱:“蛤蟆,蛤蟆,快出来,到这里来,你这个小东西,吃点面包,喝点奶,吃好,喝好,身体好。”这时蛤蟆会急忙出来,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为了表示它的谢意,蛤蟆从洞里搬出了它珍藏的各式各样的宝物,宝石呀,珍珠呀,和金子的玩具呀。可是蛤蟆只喝牛奶却不吃面包渣。一天,小孩子用她的小勺子轻轻地敲了敲蛤蟆的脑袋说:“小家伙,你也得吃面包渣呀。”在厨房里的妈妈听见了小孩子在和谁说话便往外看,当她看见小孩子正用勺子敲一只蛤蟆时,她抄起一根长木头冲了出去,把那只善良的小生灵打死了。从那时开始小孩就变了,那蛤蟆与她一同进餐的时候,她长得又高又壮,可是现在她失去了红红的脸蛋,而且越来越瘦。不久送葬鸟在夜里开始哭丧,红胸鸲衔来树枝和树叶编成了一个花圈,不久小孩子就躺在了灵床上。
安徒生童话中的癞蛤蟆故事
一只小癞蛤蟆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呆在井里,从来未见过外面的世界。有一次它悄悄钻进打水的桶里,从井里的世界走了出来,一路上遇到很多新奇的事物,但是它总是希望走到更大的世界里去,最后被人类给杀死了。
其他蛤蟆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村里有个穷困潦倒的小伙,叫蛤蟆。蛤蟆出生的时候,浑身皮肤粗糙,一直张着一个大嘴哭,把他爹哭烦了,说:“浑身赖皮,又一张大嘴,简直就是一只癞蛤蟆。”于是以后蛤蟆也就叫蛤蟆了。在蛤蟆大约四五岁的时候,父母因为瘟疫早早去世了,蛤蟆只好跟着他大爷慢慢的长大。后来大娘嫌蛤蟆吃的多,又懒,整天和蛤蟆的大爷吵架,大爷无奈,只好让蛤蟆一人独立单过了。蛤蟆离开大爷家独立单过以后,反正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也就没有什么心思过日子了,整天掉离浪荡的混,饿了就帮助人家干点活,混口饭吃,一直受村里人耻笑排斥。日子就是这么慢慢的混着,日月如梭,蛤蟆快三十的时候,仍然是光棍一个,还是整天瞎胡混。按说蛤蟆的日子也就是这样了,光棍一辈子,最后或饿死,或冻死病死,最后村里找一张席子一包埋掉拉倒,但没有想到蛤蟆在三十岁的时候,因一点点善举,改变了命运。年关来了,蛤蟆看看自己的破房子里什么都没有,恰巧村里有来卖年画的,蛤蟆就花了一文钱,卖了一张年画,年画上是一颗鲜活的大白菜,大白菜绿叶子上有一直漂亮的大蝴蝶,十分好看。说起来也巧,年画贴墙上不久,蛤蟆就在院子里看到了一只美丽的大蝴蝶,这个大蝴蝶甚至和画上的大蝴蝶一模一样。蛤蟆看到这只大蝴蝶的时候,也感到很诧异:大冬天的,怎么会有蝴蝶?还和画上的一样?毕竟是大冬天太冷了。蛤蟆看到这只大蝴蝶的时候,这只蝴蝶已经奄奄一息,趴在草垛子上,翅膀都扇动不了了。
一只蛤蟆种了一块西瓜地。夏天,西瓜成熟了,一个个长得又大又圆。眼看着西瓜越长越大了,可是蛤蟆想不出吃西瓜的好办法。蛤蟆心里真着急呀!这一天,蛤蟆的好朋友青蛙来了,青蛙看到这么大的西瓜,就帮蛤蟆想办法。青蛙说:“我们用石头砸西瓜吧!”蛤蟆想了一下,“不行,一砸西瓜就碎了。”青蛙又想了一个办法,“我们来用刀砍西瓜吧!”蛤蟆又想了一下,“还是不行,哪来这么大的刀呢?我们又怎么扛得动呢?”蛤蟆和青蛙没办法了,就到瓜旁边去玩。在路上,它们捡到了一根竹管。蛤蟆看着竹管,一下子想出了好办法。蛤蟆和青蛙把竹管插进了习惯,红红的西瓜汁立刻从竹管的另一头流了出来。蛤蟆和青蛙吸呀,吸呀,西瓜汁真甜。它们喝饱了,肚子都胀得圆鼓鼓的,西瓜汁还在流。于是,蛤蟆在竹管上装了个水笼头,可以随时开关。它还在竹管上挂了个牌子,上面写着“免费供应西瓜汁”。小动物们看见牌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