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黄香九岁温席奉亲的典故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孝行故事,出自《二十四孝》。以下是具体内容:
一、故事背景
人物与时间 黄香,字文强,东汉时期江夏(今湖北云梦)人,出生于一个贫寒家庭。他九岁时母亲去世,父亲独自抚养他。
家庭困境
家庭经济拮据,黄香自幼承担起家务和侍奉父亲的责任,展现出了非凡的懂事与责任感。
二、温席典故
夏日驱蚊
夏季蚊虫肆虐,黄香用扇子为父亲驱赶蚊虫,保持枕席清凉,确保父亲安睡。
冬日暖被
冬夜寒冷,黄香脱衣钻入被窝,用自己的体温温暖父亲冰冷的被褥,直至父亲感到温暖舒适。
三、影响与传承
社会赞誉
黄香因孝行闻名京师,被赞“天下无双,江夏黄香”,成为当时社会道德的标杆。
文化象征
该故事成为“二十四孝”之一,被后世奉为孝道教育的典范,强调子女对父母的主动关怀与实际行动。
四、历史评价
黄香不仅以孝行著称,还成年后为官清廉,曾任魏郡太守,主持灾荒救济,展现了一名孝子兼具品德与能力的特质。其孙子黄承彦更成为三国时期名士,家族延续了良好的家风。
注:
《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一句,简洁概括了黄香的核心事迹,成为千古传诵的启蒙教育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