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的《算命瞎子》在表达上具有以下特点:
情感倾向上
诗的情感倾向是哀怨悲凉的,但诗人余光中深谙“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道理,很好地把握了抒情的分寸。既表达了作者对苦命人的同情与关怀,又不至于过于哀怨而使人感到压抑。
形象塑造
诗人成功地描绘了一个命运坎坷的瞎子的悲惨遭遇。通过描绘瞎子在凄凉的下午寻找活命的食物,却“不见一个主顾”,空走一天只赚到孤独,象征着活命的钱将没有了着落,他忧愁万分,用胡琴向黄昏诉苦、控诉。
语言风格
诗的语言平实,却从平凡处见真情,自小处着眼,反映出人情世态。诗人通过胡琴这一象征性物象,形象地表达了瞎子的哀怨与控诉。
内涵深度
诗的内涵不仅限于对算命瞎子凄凉身世和命运的喟叹悲悯,还成为对诗人自身、也可以说是诗人对于人类自身的一种悲剧性存在境遇的一种发现,或者说是对于自视“盲视”状况的一种突然的省悟。
民族特色
这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写得细腻而哀怨,体现了余光中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运用。
综上所述,余光中的《算命瞎子》在表达上通过情感、形象、语言、内涵和民族特色等多个方面,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命运坎坷的瞎子的形象,并表达了诗人对苦命人的同情与关怀,同时体现了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和独特的抒情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