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陆九渊读书译文与赏析?

时间:2025-03-24 18:20:25 忧伤文案

宋陆九渊《读书》译文与赏析

译文

读书切莫走马观花,慌慌张张,急于求成。只有深入领会,沉浸其中,才能领略书中的深意和趣味。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妨暂且放一边。但是当读到对自己有用知识时,却要抓紧思考,不可放过。涵泳:深入领会。

赏析

这是宋代诗人陆九渊的一首读书诗。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告诉我们如何读书,读书的态度,以及读书的方法。语言通俗易懂,文字极简深刻,富于哲理,让人沉思。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这两句是说,读书切莫走马观花,慌慌张张,急于求成。只有深入领会,沉浸其中,才能领略书中的深意和趣味。这是写“读书之态度”。读书,切忌慌忙。读书,是一件悠闲自在的事情,是生活中的快乐剂,是智慧的来源处,是人生境界的提升物。反复涵泳,反复咀嚼,才能真正理解其中滋味,才是读书应有的态度。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这两句是说,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妨暂且放一边。但是遇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却要抓紧思考,不可放过。

从传统的学究式的读书法来看,“不求甚解”似乎有违治学精神,但陆九渊“未晓不妨权放过”的主张,的确有他的道理。静心读书,讲求读书方法,迂回求解,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渐渗透,效率就会提高。宋代大教育家朱熹说“学者读书,须要致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则把“涵泳”作为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提出。他在批评读书“贪多务广”者时又指出“终日勤劳,不得休息。而意绪匆匆,常若有所奔走追逐,而无从容涵泳之乐……”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是深知此理了。他说:“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过目成诵”尚且“不济事”,图快,“慌乱”自然就更无益了!

陆九渊提出的读书方法是大胆的。科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效率才能达到最高,“读书切戒在慌忙”是正确的读书学习方法。

这首诗倡导的是一种既不急不躁又注重实效的读书方式,鼓励人们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能够高效吸收并内化知识,促进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