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并非指代某个神话人物,而是与历史人物王羲之相关的成语故事。该成语出自唐代张怀瓘的《书断·王羲之》,原文记载东晋明帝北郊祭祀时,王羲之所书祭文木板因笔力雄劲,木工雕刻时需削去三分木板才能见底。
补充说明:
核心故事:
东晋明帝令王羲之撰写北郊祭祀祝词,木工在雕刻过程中发现墨迹透入木板深处,需削去三分深度方显笔力。
成语寓意:
原指书法笔力刚劲,后引申为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
人物背景: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书法家,被尊为“书圣”,其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该故事虽为传说,但反映了王羲之书法技艺的传奇性,成为后世评价书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