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时间:2025-03-23 21:19:04 说说文案

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纠正当前青少年中存在的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育人目标

1. 通过开展劳动专题教育,让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2. 通过开展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能够尊重普通劳动者,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3. 通过实施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并为将来的生产、生活奠定基础。

三、基本原则

把握育人导向 :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遵循教育规律:

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

体现时代特征:

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强化综合实施:

积极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

四、各项教育活动安排

爱绿护绿活动教育

学校在国旗下讲话中向全体老师和学生发出号召,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中高年级可开展“爱护环境动起来”活动,各班组织开展在校内植树、除草、松土、浇水、修枝等活动。

自理劳动、家务劳动教育

各班将劳动教育纳入“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并和“家校一体”教育评价工作结合起来,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用“家校联系卡”形式建立“学生家庭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基地”。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能力,通过“星级评比”等形式开展家务劳动实践活动,如不要大人喂饭,自己叠被整理房间,“认菜名”,拣菜洗菜,打扫卫生等。

班级劳动

做好班级值日等日常劳动指导,确保每位学生参与班级劳动,劳动到位。

开展每月一次的“学校大扫除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对学生进行劳动技巧的指导。

课堂教学

三至六年级综合与实践教师认真落实《劳动与技术》教育目标,开展必要的综合实践活动,积累活动材料并上交德育处。

节日教育

各班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开展“谁是最可爱的人”主题班队会,学唱《劳动最光荣》,诵读《粒粒皆辛苦》等活动。

五、教学原则

注重基础:

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培训。

体现综合:

劳动技术的课堂学习要与课外活动、常规指导、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途径相沟通相结合,以实现其教育目标。如学校生活中的值日活动、环境整理,可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

讲究科学: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设置相应的技能目标,确保劳动教育内容既符合学生实际,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

六、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

通过劳动日志、劳动成果展示、劳动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劳动表现和进步。

反馈机制:

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共同参与孩子的劳动教育,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七、保障措施

师资队伍:

配备专业的劳动教育教师,定期开展劳动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资源整合:

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如劳动基地、社区服务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劳动实践机会。

安全保障:

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