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千棵竹,家藏万卷书”是明朝文学家解缙所写。以下是相关背景的详细说明:
一、作者背景
解缙(1369-1415),字大绅,江西吉永人,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曾官至内阁首辅。他自幼聪慧,以才学闻名,尤其以对联创作见长。
二、对联的由来
初次创作
解缙中解元(乡试第一)的那年除夕,为避讳家对门曹尚书府的竹林,他在自家门上贴出对联:“门对千棵竹,家藏万卷书”。
曹尚书府的干扰
曹尚书见对联后不满,命人砍去竹子一截。解缙随即在上下联各加一字,变为“门对千棵竹短,家藏万卷书长”,既保留了对联的韵味,又巧妙回应了挑衅。
进一步化解矛盾
曹尚书气愤至极,命人连根拔起竹子。解缙不慌不忙,再添“无”与“有”两字,最终对联变为“门对千棵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以哲理性的语言化解了纠纷。
三、对联的流传与影响
该对联因妙语连珠、机智应对成为经典,被《明史》等史料记载。
后世文人常以此对联为范本,赞颂文人对权贵的智慧与风骨。
综上,这副对联不仅是解缙文学才华的体现,也展现了其人格魅力与处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