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孤贫好学文言文注释?

时间:2025-03-27 21:25:38 说说文案

杨震孤贫好学是一则关于东汉名臣杨震的典故,出自《资治通鉴•杨震四知》。以下是该典故的文言文注释:

杨震:

字伯起,东汉时期的名臣,以廉洁奉公、博学多才著称。

孤贫:

指杨震家境贫寒,生活贫苦。

好学:

指杨震热爱学习,不断追求知识。

明欧阳《尚书》:

指杨震精通欧阳修的《尚书》。

通达博览:

形容杨震学识广博,见识透彻。

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

儒者们称赞杨震为“关西孔子”,即关西地区的孔子,表示对他的尊敬和敬仰。

教授二十余年:

杨震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

不答州郡礼命:

杨震没有应允州郡长官的任命。

众人谓之晚暮:

人们认为杨震年纪已大,出来做官已经晚了。

而震志愈笃:

但杨震的志向更加坚定。

邓骘闻而辟之:

邓骘听说杨震的情况后,主动征辟他做官。

时震年已五十余:

当时杨震已经五十多岁。

累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杨震多次升迁,曾任荆州刺史和东莱太守。

道经昌邑:

杨震在前往任地的途中,经过昌邑。

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王密是杨震曾经推荐的荆州茂才,此时担任昌邑令。

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王密夜里怀揣十斤金子想送给杨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杨震问王密,为什么自己知道对方,而对方却不知道自己的好意。

密曰:“暮夜无知者”:

王密回答,夜里没有人知道这件事。

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

杨震说,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也知道,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

密愧而出:

王密听后感到惭愧,便出门走了。

后转涿郡太守:

后来杨震调任涿郡太守。

性公廉:

杨震为人正直廉洁。

子孙常蔬食、步行:

杨震的子孙常常吃素菜,步行。

故旧或欲令为开产业:

老朋友中有人想让他为子孙置办产业。

震不肯:

杨震拒绝了。

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官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他说,让后代人说他们是清官的子孙,用这个“产业”留给他们,不也是很丰厚的吗?

这则典故通过杨震的故事,展现了他的廉洁奉公、博学多才和坚定的志向,同时也传递了“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的道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