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谚语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它们反映了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并指导农事活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节气谚语:
立夏小满青蛙叫,雨水也将到。
云相参推倒山,云相磨水成河。
风是雨头,风狂雨收。
秋分有雨来年丰。
雾吃霜,风大狂。
立夏麦苗节节高,平田整地栽稻苗。
春风有雨万物收。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秋分天晴必久旱。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
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
久晴久旱,雨里结蛋。
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乌云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
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
送月雨,后月无焦土。
落霜有日照,乌寒著无药。
大寒不寒,人畜不安。
初三四,月眉意。十五六,月当圆。
晚看西北黑,半暝仔起风雨。
立春晴,雨水匀。
早起三日顶一工,早起三年顶一冬。
秋雨透地,降霜来迟。
光增产,不节约,等于买了无底锅。
夏至有雷三伏热。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霜降来临温度降,罗非鱼种要捕光。
芒种黄豆夏至秧,想种好麦迎霜降。
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生虫。
31. 稀了穗头少,产量就难保。
这些谚语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还蕴含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对现代人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