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与《登科后》
唐朝诗人孟郊年轻时隐居嵩山,过着清贫闲淡的生活。在母亲的鼓励下,他多次进京赶考没有考中,直到41岁时才考取进士。他写下《登科后》这首诗,其中“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成为了形容人处境顺利、做事如意、事业有成的成语。
李白与杜甫的友情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是好朋友。李白去江东漫游时,杜甫在长安思念朋友,写下一首五律《春日忆李白》。其中“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浓缩为成语“春树暮云”,常用来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崔护与“人面桃花”
唐朝时,博陵人崔护清明节至城郊踏青,口渴欲讨杯水喝,走到一户庄院,花木簇然,大门紧闭。崔护敲门,一位年轻、美丽的姑娘从门内走出,娇声问道:“相公,找谁呀?有什么事?”崔护见了那姑娘,居然一时说不出话来。过了一会儿,他才结结巴巴地说道:“哦,我叫崔护……现在不是清明节么,我贪游风景,误到此地,感到有些口渴,想求小姐赏些水喝。”姑娘听了这一番话,不由得抿嘴一乐,落落大方地将崔护让进院子,小心翼翼地捧来一杯清水。后来,崔护还时常想到那位迷人的姑娘。到了第二年的清明节,崔护又来到了京城,便去城南郊外找那位姑娘。没想到,到了那所住宅,虽然依旧是桃花盛开的地方,可是这所住宅的院门却紧紧锁闭。崔护实在不甘心,在门前伫立了好长一段时间,总不见有人回家。他心中凄苦,在门扉上题诗一首作为纪念:“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马丁·路德·金与“我有一个梦想”
美国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在1963年4月发表了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成为了美国民权运动的重要里程碑。这个演讲是在春天进行的,象征着新的希望和开始。
丰子恺与《春》
丰子恺老先生对春情有独钟,专门写了一篇散文《春》。他说:“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自古以来人们都赞美它,希望它长在人间。”他还说,“春!”这个音读起来何等铿锵而惺忪可爱!这个字的形状何等齐整妥帖而具足对称的美。
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春天在文学和艺术中的重要性,还反映了春天在人们生活中的特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