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入冬的诗词,可综合不同时期作品,从自然景观、情感表达等角度进行赏析:
一、自然景观类
霜雪寒意
陆游《初冬》:“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
白居易《早冬》:“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仇远《立冬即事二首·其一》:“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山水意象
范成大《立冬夜舟中作》:“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增。抬头见樵火,低头闻渔灯。”
王士祯《寒食野望吟》:“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日寒风醉客途。”
陈与义《贺新郎·甚矣吾衰矣》:“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虽为暮年之作,但通过“寒”字点明季节)
二、情感表达类
时光流逝
杜甫《小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陆游《辛酉冬至》:“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
孤寂与思乡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虽为重阳,但常与立冬关联)
高适《别董大二首·其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通过“北风”“大雪”渲染孤寂)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以中秋明月寄托对亲情的思念)
三、节气特色类
立冬与冬至
陆游《立冬日作》:“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杜甫《冬至》:“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
霜雪与梅
钱时《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四、生活感悟类
淡泊情怀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通过田园生活体现顺应自然)
王士祯《寒食野望吟》:“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日寒风醉客途。”(以景写情,表达旷达)
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隐士情怀的代表作)
以上诗词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入冬时节的自然变化与人文情感,既有对自然美的细腻描绘,也蕴含着对时光易逝、人生境遇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