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总论
项目提出的背景、改扩建项目要说明企业现有概况,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市场需求预测和拟建项目规模
国内现有工厂生产能力估计,销售预测、价格分析、产品竞争能力,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拟建项目的规模、产品方案和发展方向的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
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情况
矿产资源、水文、地质和原材料、燃料、电力、水源供应、运输条件及外部协作条件等落实情况,所需公用设施的数量、供应方式和落实情况。
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建设地址(包括厂址、选线等)的比较与选择,占用土地数量的估算,资源开采、利用条件的论证。
设计方案
主要工艺技术和设备选型方案的比较,需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的,要提出引进和进口的国别和厂商的方案,主要设备的国外分交或外商合作制造方案,国内主要设备分交方案。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措施,包括“三废”治理的初步方案,环境影响报告书(表)需经有权机关批准。
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企业组织结构的制定,劳动定员情况,人员培训计划的制定。
实施进度的建议
建设工期要求和建设实施进度安排。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建设项目总投资的估算,投资来源、筹措方式和贷款的偿还方式,生产所需流动资金的测定。
财务评价
从成本和收益角度分析,看投入产出比,不仅要分析短期利益,还要分析长期利益。
国民经济评价
评价建设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包括敏感性分析、财务分析等。
社会评价分析
涉及法律、道德、社会影响等社会因素的分析,包括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安全评价等。
风险分析
对项目可能面临的技术、经济、社会等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解决方案。
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框架,为项目的决策提供了全面、科学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