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万山的名字由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西周时期梵氏女子凿丹:
相传在西周时期,一个梵氏女子从巴方来到万山,教土民在崖壁上用青铜工具沿着丹脉敲凿取丹。梵氏将凿得的丹砂献给武王,武王服后神清气爽,智慧超人,体力倍增,便敕封产丹之山为“大万寿山”,在元、明、清代简称大万山,民国开始简称“万山”。
地理环境:
另一种说法是万山的名字来源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由于燕山运动,地面起伏较大,大部分地区崎岖破碎,山地面积达70%,平均海拔700-800米之间,可谓高山。因此,民间有传说,自盘古开天地以来,狮驼王奉玉帝之命,从很远的地方赶万山填海,经过武陵山脉时疲惫不堪,于是狮驼王就把这座巨山留在了这里,人们后来就把这一带叫做“大万山”。
朱砂产地:
万山之名还可能和当地地理位置有关。朱砂古镇、农业博览园、彩虹海水上乐园估计是游客选择来万山游玩的首要原因。既然来了,不妨去这里的乡间小道上走走,体验一下他们的乡村小生活。
历史沿革:
万山区古称“大万寿山”“大万山”,以山得名,故名万山。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县级特区之一。古时属“南蛮”“荆蛮”“武陵蛮”“五溪蛮”地区,元置大万山苏葛办军民长官司,属思州安抚司。明置大万山长官司,属思州宣慰司。永乐十一年(1413年)划归铜仁府。清光绪六年(1880年)更名省溪司。
综合以上说法,铜仁万山的名字主要来源于西周时期梵氏女子凿丹的故事,以及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朱砂产地的因素。虽然存在一些荒诞的传说,但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表明,万山因其丹砂资源而得名“大万寿山”,并在历史沿革中逐渐简化为“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