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述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籍,主要宣扬的是封建孝道。以下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舜的孝道:
舜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以孝顺闻名。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但舜始终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最终成为天子。
老莱子娱亲:
老莱子是东周时期楚国的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郯子奉母:
郯子是春秋时期的人,他为了奉养母亲,不惜牺牲自己的儿子。
剡子取鹿乳:
剡子为了满足父母对鹿乳的需求,不惜穿上鹿皮,混入鹿群中取乳,以免猎者射杀。
郭巨埋儿:
郭巨因家中穷困,无法奉养母亲,打算将儿子埋掉,以节省食物。最终发现天赐黄金,解决了家庭困境。
蔡顺拾桑葚:
蔡顺在王莽之乱和饥荒时期,拾桑葚充饥,并将黑色的桑葚留给母亲食用,红色的留给自己,表现出对母亲的深厚孝心。
黄香温衾:
黄香在九岁时丧母,事父极孝。寒夜中,他先用自己的身体为父亲暖被窝,炎夏中则扇风凉枕簟,以表达对父亲的孝敬。
陆绩怀橘:
陆绩在六岁时,随父亲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用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准备带回家给母亲品尝,表现出对母亲的孝顺。
这些故事通过具体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展现了古代孝子的孝行和孝道精神。然而,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对《二十四孝图》中的某些故事如“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表示了强烈反感,认为这些故事宣扬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