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的故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早年求学:
钱学森1911年出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36年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冯·卡门,1938年获博士学位。
美国成就:
在美国期间,钱学森在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成为知名科学家,并参与了美国早期的火箭研制项目,其理论和设计方案为美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回国受阻:
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后,钱学森决定放弃美国优厚的生活和科研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准备回国。然而,美国政府深知钱学森的价值,对他进行了百般阻挠,甚至将他软禁起来。钱学森在历经数年的艰难抗争后,终于在1955年回到祖国。
贡献祖国:
回国后,钱学森迅速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中,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他参与组织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被任命为院长。
晚年奉献:
钱学森不仅在航天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还慷慨献出自己著作的稿酬和获得的科学奖金,资助贫困学生和研究经费。他坚持原则,不追求个人名利和地位,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祖国的科技事业中。
钱学森的一生是对科学无尽追求和对祖国无私奉献的典范,他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