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从容”这一古今异义词,其含义需结合不同时期文献和语境进行区分:
一、现代含义
形容人处事态度 指人镇定、不慌张,常用于描述在紧急或复杂情况下仍能保持冷静的状态。例如:
"他的神情很从容,像是睡觉般镇定"。
形容时间或经济状态
表示时间充裕、宽裕,或经济条件允许。例如:
"现在他手头从容了些"。
二、古代含义
举止行动
作动词时,指行为举止适度得体,如《楚辞·九章》中"孰知余之从容"(主动、从容不迫的姿态)。
舒缓、不急迫
用于形容动作或节奏缓慢、平稳,如《史记留侯世家》中"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
私下、秘密
表示在公开场合之外进行,如《资治通鉴》中"日夜从容王密谋反"。
同义词与反义词
古代"从容"与"怂恿"(鼓励做坏事)为近义词,与"仓促"(急迫)为反义词。
三、补充说明
词性演变: 在古代文献中,"从容"多作名词使用,指行为方式(如《楚辞》)或言语举动(如《史记》);现代则主要作形容词使用。 结构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从容"一词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含义随着时代发展逐渐固定为现代的"镇定、舒缓",而古代则侧重行为方式、时间状态等特殊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