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训家规的文言文,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颜氏家训》
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兄弟之间,如同形体相连,气息相通。幼时父母怀抱,同案而食,同衣而穿,同师而学,同游而乐。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及其壮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虽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
当余之从师也:当我从师学习时,背负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中。严冬腊月,大雪数尺,脚上皮肤皲裂也不知道。到住处,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侍女拿着热水来浸泡,用被子包裹着我,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逆旅,主人每天提供两餐,没有鲜美肥美的食物可以享受。普通人不能教育子女,也不是想让他们犯罪,只是不忍心责骂他们,使他们感到痛苦。应当用疾病来比喻,怎么能不用汤药针艾来救治他们呢?又应当想到,教育子女的人,难道能对骨肉至亲刻薄吗?实在不得已啊!父子之间应当严格,但不能过分亲近;骨肉之间应当爱护,但不能简慢。简慢就会导致慈爱缺失,亲近就会导致怠慢产生。人爱子女,很少能均匀对待,自古以来,这种情况很多。贤能的人自然会被喜爱,顽劣的人也应当得到怜悯。有偏爱的人,即使想厚待他们,反而会带来祸患。齐朝有一位宠爱的儿子,前妻的孩子常常居于自己所生孩子之上,无论学业、做官、婚姻、嫁娶,没有不需要防范的,因而虐待他。异姓之子受宠,父母会怨恨,后母虐待前妻之子,兄弟会成为仇敌,家庭里发生这类事情,都是家庭的祸患。
《朱子家训》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每一碗粥,每一碗饭,都应当想到来之不易。半根丝,半缕布,都要恒念物力维艰。应当未雨绸缪,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去挖井。
《诸葛亮诫子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如果不追求淡泊(即淡化名利之心),就无法明确自己的志向;如果不追求宁静(即内心的平静),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这些家训家规不仅体现了古代先贤的智慧和教诲,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家庭教育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