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虚伪的七律诗?

时间:2025-03-26 02:55:10 励志文案

关于写人虚伪的七律诗,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经典七律诗

《题长安壁主人》

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虽笑未必和,虽哭未必戚。 面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 - 解析:

通过“翻手为云覆手雨”讽刺世态炎凉,“虽笑未必和”揭示虚伪笑容,展现人际关系的虚伪性。

《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小官事大官,曲意逢其喜。 事亲能若此,岂不成孝子。 - 解析:

以“小官事大官”揭露官场虚伪,讽刺伪孝行为,语言犀利。

《对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 解析:

用自然意象比喻虚伪之人,如“芦苇头重脚轻”暗指根基不牢,“竹笋嘴尖皮厚”讽刺虚张声势。

二、其他相关诗作

《咏针》(明代文映江):

百炼千锤一根针,一颠一倒布上行。 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 - 解析:通过“眼睛长在屁股上”讽刺虚伪表象,暗指利益至上的价值观。

《泊秦淮》(唐·杜牧):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解析:借商女唱亡国之音,讽刺当权者虚伪无能。

三、虚伪主题的七律诗特点

对比手法:

常通过“表里不一”的描写,如“人前高谈阔论,事后逐利”。

意象选择:

多用自然景物(如芦苇、竹笋)或反差场景(如富贵与贫穷)强化讽刺效果。

劝诫语气:

尾联常出现“莫被浮形误”“真性昭昭自不疑”等警句。

以上诗作均围绕虚伪主题展开,通过意象、对比和劝诫等手法,深刻揭示人际关系的虚伪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