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学校对联?

时间:2025-03-26 01:19:54 励志文案

古代学校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教育理念和文化传承。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古代学校对联:

宋代理学家朱熹在白麓洞书院题写的对联

傍百年树;读万卷书。

道迷前圣院;朋误远方来。

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古人心。

清代学者黄遵宪为白麓洞书院题写的对联

结庐人镜;伐檀河干。

清代学者阮元在浙江杭州创办诂经精舍时题写的对联

公羊传经,司马纪史;白虎德论,雕龙文心。

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写在东林书院的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清末严复题武昌铁路学校的对联

遵大路兮,自东自西,自南自北,为之范我驰驱,今天下车同轨;

登斯堂也,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尔尚一乃心力,有志者事竟成。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写在晓庄师范的对联

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

对稻梁粟麦黍稷下功夫。

南洋公学(上海交大前身)唐蔚兰写在校长室的对联

天地生材皆有用;

他人爱子亦如余。

清代李彦章题洛学斋的对联

服其教、畏其神,故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遍为尔德;

官先事、士先志,有君子之词,而无君子之行,莫入吾门。

清代李彦章题天学斋的对联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昼有为,宵有得,瞬有养,息有存。

清代李彦章题润经堂的对联

仁者爱人,方知子弟田畴,古称遗爱;

公之生日,想见文章功业,今尚长生。

这些对联不仅反映了古代教育重视品德和学问的传统,也展示了对联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些对联,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学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