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下阿蒙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 没有文化或知识的人。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最初是用来形容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吕蒙,后来也用来讥讽那些学识浅薄、缺乏文化的人。
成语出处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
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资治通鉴》卷六十六《孙权劝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成语用法
作宾语:可以用来指代某个人或某类人。
含贬义:通常带有讽刺或批评的意味。
偏正式:可以构成偏正式短语,如“吴下阿蒙的水平”。
造句示例
1. 经过数个月的学习,小张已经不是昔日的吴下阿蒙了。
2. 中国可以“强硬”,据理力争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的根源在于今天中国已非“吴下阿蒙”。
3.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已非吴下阿蒙。
4. 看他今日成就,在想他当初表现,果然已非吴下阿蒙。
5. 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相关成语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
通过这些信息,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吴下阿蒙”这个成语的用法和含义,并在适当的语境中正确使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