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的《他起来了》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感和强烈艺术感染力的诗篇。这首诗以抗日战争初期的民族奋起战斗为背景,通过生动而庄严的描绘,展现了中华民族在面临危机时的坚韧与不屈。
诗的历史背景与主题
《他起来了》写于1937年,正值抗日战争初期,民族危机深重。艾青通过这首诗,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重新焕发的生机和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即将胜利的前景。诗中塑造了一个雄伟而庄严的民族巨人形象,他经历了屈辱和苦难,但最终站起来了,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民族伟大/而不可侵犯!”。
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
庄严与凝重:
全诗没有悲伤和叹息,没有虚幻的词藻和抽象的观念,每一行每一节都显得庄严而凝重,如同战斗的列兵直挺挺地站立着。这种庄严和凝重最能体现出那个历史的特征和诗人创作的心态。
雕塑感:
诗的艺术审美特点显示出巨型的雕塑感,这不仅由于它的语言的重量,更重要的是诗的意象的深度和空间感所决定的。诗人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可感可触的民族巨人形象。
激情与热血:
诗中充满了激情和热血,诗人成功塑造了一个准备进入生死搏斗的民族巨人的形象。所有的文字都具有铁质和血质,坚定不可动摇,展现了中华民族誓与侵略者拼个你死我活、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豪迈气概。
意象的深度与空间感:
诗人通过常见的平凡的文字,塑造出一个有生命感的巨人的意象,从整体上显示出历史的纪念碑的气势和力度。这种意象的深度和空间感,使得诗歌在表达历史主题的同时,也具有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感染力。
结论
艾青的《他起来了》是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大诗,它以深厚的历史内容和强大的艺术审美力量,展现了抗日战争初期中华民族奋起战斗的决心和精神。通过庄严凝重的语言、雕塑感的意象、激情热血的情感表达,诗人成功塑造了一个雄伟而庄严的民族巨人形象,为历史留下了一座充满生命力的纪念碑。这首诗不仅是对那个时代的呼唤,也是对后人的一种激励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