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出自《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的经典小说中的情节。在赤壁之战中,东吴与曹魏展开了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周瑜计划使用火攻来对抗曹军,但由于当时正值冬季,盛行西北风,火攻难以实施。诸葛亮在与周瑜共同商议后,承诺借来东风,从而使得火攻计策得以成功实施,最终大败曹军。
具体来说,诸葛亮在南屏山上设坛作法,通过观测天象和气象变化,推算出东风将在特定日期到来。尽管诸葛亮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借”来东风,但他利用自己的天文地理知识和对气象变化的精准预测,成功地让东风在关键时刻吹起,帮助周瑜实施了火攻。
这个故事后来成为了一个成语“借东风”,常用来比喻在关键时刻借助外力或有利条件来达成目标。在文学和戏剧作品中,诸葛亮借东风的情节被广泛传播和演绎,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经典元素之一。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三国志》等正史中并没有关于诸葛亮借东风的记载,这一情节是《三国演义》为了塑造诸葛亮的形象而虚构的。尽管如此,这一故事在文化和历史影响深远,至今仍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