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巴金的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最早于1931年在《时报》开始连载,原篇名为《激流》,1933年5月出版首本单行本。这部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的一个封建大家庭——高家为背景,描写了封建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腐朽堕落和封建礼教的虚伪残酷,歌颂了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
故事主要围绕高家的三个儿子——高觉新、高觉民和高觉慧的生活和命运展开。觉新是长房长孙,被迫放弃了自己的爱情和学业,按照父亲的意愿与李家小姐瑞珏结婚,并在父亲去世后挑起了家庭的重担。觉民和觉慧则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有着先进的思想和斗志,他们积极参与爱国运动,与封建家庭产生了深刻的矛盾。
小说中的女性角色也命运悲惨。鸣凤是觉慧的婢女,她与觉慧相爱,但最终被迫嫁给冯乐山做小老婆,绝望中投湖自尽。梅表姐是觉新的表妹,她与觉新青梅竹马,但婚事受阻,最终抑郁成疾而死。瑞珏是觉新的妻子,她在生产时不幸去世,使觉新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悔恨。
《家》通过这些人物和情节,展现了封建制度对人性的摧残与迫害,同时也展现了新思想的萌芽与成长。作品以细腻而深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兴衰画卷,揭示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了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