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院校在疫情防控方面应采取以下措施:
人员管控
对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健康监测,每日掌握健康状况,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对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的人员及时就医排查。
境外返回的师生员工需完成健康管理要求,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后方可返校。
物资准备
提前储备口罩、洗手液、体温计、消毒剂等防疫物资。
确保学校清洁消毒用品充足,包括预防性消毒处理。
场所管理
加强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的通风换气,每天至少2-3次,每次20-30分钟。
对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楼梯扶手等,增加清洁消毒频次。
卫生消毒
对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特别是高频接触的表面。
食堂餐具应“一人一用一消毒”,加强餐(饮)具的清洁消毒。
就餐管理
建议错峰用餐,自带餐具,减少人群聚集。
隔离措施
设立(临时)隔离室,位置相对独立,用于发热等症状人员的暂时隔离。
个人防护
师生在返校前确保个人健康状况良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需全程佩戴口罩。
加强个人手卫生,接触可疑人员或物体表面后及时用流动水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消毒。
心理支持
加强学生心理疏导,确保心理健康。
应急预案
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确保每位教职工和学生都熟悉应急流程。
联防联控机制
建立与卫生、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的紧密协作机制,确保指导、巡查、培训等工作能够全覆盖。
以上措施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并持续监控疫情发展,及时更新防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