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关于跪拜礼的名言主要出自《周礼》,其中详细描述了稽首、顿首、振动等九种跪拜礼的形式和意义。以下是《周礼》中关于跪拜礼的一些名言:
稽首
“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
稽首是古代最隆重的跪拜礼,起源于先秦时期,盛行于秦汉以后。行礼时,行礼者需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或右手按左手),拱手于地,头缓缓至于手前地面上,停留片刻后,手在膝前,头在手后,缓缓而起。
顿首
“顿首,拜头叩地也。”
顿首是古代一种较为常见的跪拜礼,行礼时头部叩地后立即抬起。这种礼节在《周礼》中也有详细记载。
振动
“振动,拜而举足。”
振动是另一种跪拜礼,行礼时身体振动,通常用于表示惊恐或不安。
九拜
“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周礼》中详细记载了九种跪拜礼,其中稽首、顿首、空首为正拜,是跪拜礼节内的最基本类型。
这些名言不仅反映了先秦时期跪拜礼的隆重和多样性,也体现了古人对天地、祖先、君师的崇敬之情,以及古代社会的等级秩序与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