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名津”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字面解释 “津”指渡口,“迷津”指迷失方向的渡口。原指为迷途者指示渡口位置,引申为为困惑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向、方法或途径。
引申含义
现多用于比喻在复杂情境中为他人指明正确方向或解决难题,例如:“经验丰富的导师能指点名津,帮助年轻学者突破研究瓶颈。”
二、结构与用法
结构: 动宾结构,其中“指点”是动词,“名津”是宾语。 用法
三、近反义词
近义词:指路明灯、拨云见日、雪中送炭。
反义词:指鹿为马、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四、出处与示例
成语来源:最早见于唐代孟浩然《南还舟中寄袁太祝诗》:“桃源何处是?游子正迷津。”后多见于古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中警幻仙姑用“此即迷津也”比喻困境。
现代应用示例:
“面对市场变化,他总能指点名津,带领团队找到新的增长点。”
综上,“指点名津”通过渡口的意象,形象地表达了在困境中提供解决方案的意象,是汉语中表达“指引方向”的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