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全诗?

时间:2025-03-28 01:21:12 悲伤文案

关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出处及全诗内容,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出处说明

文献依据

该句出自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后出师表》,原文为“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争议与版本

《后出师表》的作者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可能为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张俨《默记》改编,但此争议不影响该句的流传。

二、全诗内容

《后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出兵伐魏前给后主刘禅的上书,全文约800字,主要内容包括:

表达忠诚与使命

诸葛亮回顾先帝刘备的托孤之命,强调“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表明自己已为兴复汉室做好准备。

自述奋斗历程

从隐居隆中到出山辅政,诸葛亮叙述了自己如何“夙兴温凊,夙夜忧叹”,为北伐中原鞠躬尽瘁。

对后主的嘱托

劝勉刘禅“亲贤臣,远小人”,“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并表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坚定信念。

三、历史影响

精神象征:

该句成为忠诚与奉献的代名词,被历代文人墨客反复引用,如王恭《题诸葛孔明像》中“鞠躬乃尽瘁,贤哉此丈夫”的赞颂。

成语演变:演变为“鞠躬尽瘁”这一成语,现多用于形容为事业奋斗至死的奉献精神。

如需《后出师表》完整原文,可参考《三国演义》或权威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