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区及教学设施安全
学生上下课不得拥挤起哄,不得相互推搡。
课间休息时间不得打闹喧哗,更不得追逐嬉戏。
每天检查教室内的各种教学设施及电器线路,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教学设备管理人员及各学科任课教师要认真检查并及时维修教学设施,保障教学设备设施的完好性及安全性。
上放学各安全值班人员必须按时到位,认真组织学生上下学。
课堂教学安全
各任课教师要认真组织每一堂课的教学,做到课前课后清人,课间有序,发现问题立即报告教导处,并做好记录和处理工作。
体育课教师要认真组织好体育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学生必须穿运动服和运动鞋,不得随身带有钥匙、小刀等硬物。
教师要课前课后整队清人,组织有序。
教学内容要严格按教学大纲进行,不得让学生自由活动。
教学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做好学生的组织工作,保证学生在准备、学习、练习等环节均队列整齐安全有序,不得出现学生散乱、教师离场等严重违纪行为及安全问题。
上实验课教师及实验员要切实上好实验课,保证实验课的安全:
实验员要严格按教材要求做好实验准备,对所用器材要于课前检查并进行预做,确保药品器材等安全有效。
所有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做到课前预习,课间认真实验,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实验步骤,不懂就问,有问题及时向老师汇报。
课堂内外安全
进教室不能打闹或互相推搡,不带危险的物品进入教室。
遵守上课纪律,不能擅自离开座位,不能乱拉凳子。
学生上课安全注意事项
不和同学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
在打扫卫生的时候不和同学抢拖把、扫把。
不用圆规捣别人,带墨水时放在安全的位置。
不玩桌椅板凳,不带锋利的东西来学校。
室内课堂教学安全
树立“学生安全人人有责”的观念,班主任、任课老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严格课堂教学管理,确保课堂教学安全。
各班应安排学生专人考勤,实行点名制,严格核实学生缺勤情况,并向班主任汇报,及时填好出席版。
各任课教师应有所班级学生花名册,进班上课时先清点、记载学生到班情况,一旦发生异常缺勤情况要迅速汇报。
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密切观察、掌握学生在课堂上的动向;制止学生之间发生口角,杜绝学生由于打架、斗殴而产生的不安全事故;使用圆规、刀具等要注意安全。
教学过程中要关心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避免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杜绝由于教育不当而导致学生出现的安全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坚守岗位,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中途不离开教室,不发生课内意外伤害事件。因离岗而引发的学生安全事故,任课教师要负全部责任。
学生上课遵守纪律
要听从老师指挥,特别是体育课、活动课等,应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体育器材。
防磕碰: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防滑、防摔:教室地板比较光滑,要注意防止滑倒受伤;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他人加以保护,注意防止摔伤。
防坠落:无论教室是否处于高层,都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防挤压: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压到手,也应当处处小心,要轻轻地开关门窗,还先留意会不会夹到他人的手。
防火灾:不带打火机、火柴、烟花爆竹、小鞭炮等危险物品进校园,杜绝玩火等行为。
防意外伤害: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室外空气新鲜,课间应当尽量在室外指定的地方活动,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实验室安全管理
学校应该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确保实验室内的化学品、器材得到正确使用和妥善保管。
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实验经验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确保实验活动的安全。
安全监控与预防:在课外活动中,学校应该加强安全监控,确保学生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