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必躬亲”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shì bì gōng qīn,意思是 不论什么事一定要亲自去做,亲自过问,形容办事认真、毫不懈怠。
具体解析:
字义解析 事:
指事情、事务
躬亲:亲自、身体力行,强调亲自动手办理
出处 该成语出自唐代张九龄的《谢赐大麦面状》:“事必躬亲,动合天德。”
另有《诗·小雅·节南山》的类似表述:“弗躬弗亲,庶民弗信。”(意为不亲自处理事务,百姓就不会信任)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事无巨细(不分大小事务)、身体力行(亲自动手实践) 反义词
使用场景
该成语多用于形容领导或负责人主动承担责任,如:
“作为项目经理,他事必躬亲,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标准。”
但需注意,过度使用可能暗示缺乏授权或团队协作不足,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是否合适。
综上,“事必躬亲”强调主动作为与责任担当,既可用于褒扬勤勉态度,也需警惕形式主义。